查看原文
其他

政策 | 合集:安徽、广东、上海、福建交通强国建设,智慧交通部分来了!

导  语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交通强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纲要》明确从2021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分“两步走”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形成“三张交通网”“两个交通圈”;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

近日,交通运输部批复了赣、皖、闽、粤、沪五地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小编对安徽、广东、上海、福建智慧交通部分进行了梳理,内容如下:

推动智慧交通技术应用

(一)试点单位。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淮北市、宿州市、蚌埠市、滁州市、铜陵市、六安市交通运输局,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加强关键技术创新。建设工程数智化技术与服务平台,推动工程勘察设计工作装备和工作环境整体升级。探索沥青公路路面结构耐久性设计创新。推动长距离、大挖深的人工运河建设工程技术创新。创新内河生态航道的建设模式和方法,推进绿色航道建设发展。研究水下建筑物结构外观及内部缺陷等病害的检测方法及产生机理,强化水下工程检测和养护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桥梁在线监测平台、桥梁病害诊断系统、监测运营可视化系统和关键数据安全系统建设。


2、加快技术推广应用。完善优化省级交通运输数据中心,整合基础设施、运输装备等数据资源,构建新型智慧交通大数据云平台。建设芜湖港智慧港口,探索无人道口、智慧堆场建设,提升码头智慧化水平。建设宁芜智慧高速公路,提升伴随式信息服务能力,推动实现主动式安全预警。加快六安、铜陵等地城市智慧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跨部门、跨行业等数据互认能力,构建集行业决策、审批服务、监管执法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监管体系,提升行业治理能力。以智慧站场建设为重点,打造公交、出租车、轨道交通、共享单车为一体的出行服务体系。整合优化线上线下公共交通出行信息资源,推动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应用。探索区块链技术在高速公路ETC收费、网络货运平台等领域的融合应用。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勘察设计数智化、运河建设工程技术、水下建筑养护检测技术创新取得显著突破,道路结构设计与施工形成一体化控制标准。区块链、大数据、车联网技术与交通融合应用取得有效成果,智慧交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芜湖港无人道口、智慧堆场等基础设施基本建成。


通过3—5年时间。建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智慧交通项目,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创新,在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交通运输信息资源交换共享等方面形成实施方案、标准指南等政策成果。完成全领域感知、跨行业关联、大数据研判、立体式共享的智慧交通“数据大脑”建设。芜湖港智慧港口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港口智慧化、数字化、标准化水平全面提升。宁芜智慧高速公路基本建成,基本实现主动式安全预警、伴随式信息服务、准全天候安全通行、可视化智能管控。在智慧港口、智慧高速公路的设计、建设、运营上取得典型经验,并形成相关意见指南、标准规范。

智慧交通建设

(一)试点单位。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提升交通管理智慧化水平。加强公路智能运营养护管理,以无人机及配套专业设备(可见光、热成像、多光谱相机等)为依托,推进高速公路主要构造物状态信息数据采集、巡检数据管理,应用大数据、图像识别、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加强港珠澳大桥智能运维,突破基础设施全息立体感知、服役状态评估及智能维养、智能运行与应急处置、桥岛隧多模态数据协同互联及知识化、智联平台构建等关键技术。加强城市智慧交通服务,优化交通运输组织智能分析,创新城市交通服务保障模式,推进出行信息个性化精准触达,优化出行路径分配。提升静态交通管理水平,健全停车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停车资源供给结构。构建公路信息化建管养系统平台,加强桥梁智能防撞预警。加强道路运政服务,推动道路运输经营者年审业务办理“零上门”,推进道路运输车辆事中事后监管服务一体化。以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为重点,整合出行服务资源,搭建智能化一体化运营平台,推动道路出行服务全链条提质升级。


2、提升设施智慧化水平。推动建设南沙自动驾驶测试基地、庆盛片区自动驾驶测试区等,建立高速公路网一体化智慧运营管理模式及控制平台,推动南沙城市道路网与高速公路网融合发展。研发以ETC技术为核心的车路协同系统,推动ETC和5G高效融合。打造智慧航道体系,推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建设航道大数据中心,构建物联感知网络、无缝通信网络,打造电子航道图支撑平台、航道综合运行监测平台、航道通一体化服务平台,推进建设、管理、养护、运行、调度、服务等应用场景建设。


3、提升安全管理智慧化水平。提升航空安全管理业务各类数据采集、数据治理、数据分析和深度应用能力。构建以数据治理为核心的道路运输行业安全治理体系,打造数字化安全监管和风险预警处置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企业级主动安全生产风险控制信息系统。建立驾驶员培训师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安全规程、统一操作规范,提高道路运输风险点识别和预防能力。


4、打造现代高技能交通工匠队伍。推进丝路港口城市航运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以广东省交通运输技师学院为依托,打造现代高技能工匠综合性培养平台。以高速公路施工班组建设及工程从业人员实名制系统应用为载体,推进交通建设工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综合航空培训中心,培养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及航空专业人才。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交通管理智慧化水平有效提升,无人机在高速公路营运管理方面初步投入应用,港珠澳大桥智能运维基本实现应急救援协同化、交通组织精准化和路政巡查无人化,建成跨海集群设施人工智能运行管理技术体系及平台,在城市交通智能化定位识别、分析研判、辅助决策等方面实现突破,有效支持交通疏运组织监测、管理、调度、指挥一体化等综合决策,建成道路交通安全信息即时交互与诱导管控系统平台、桥梁防撞预警视频监控系统。车联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建成基础设施监测体系、路网运行感知体系、通信资源保障体系、预报预警体系、应急保障体系、出行服务体系以及安全防护体系。安全管理智慧化水平有效提升,数字化安全监管和风险预警处置信息管理平台全面推广,形成基于数据治理的道路运输行业业务规则与实施细则等政策成果。


通过3—5年时间,交通管理智慧化水平显著提升,静态交通网络便捷高效,形成停车治理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成果。设施智慧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实现大湾区与南沙城市片区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基于ETC、5G等技术的车路协同装备及系统研发应用效果明显,在交通安全、信息服务等方面基本实现车路协同,车联网产业链初步形成。安全管理智慧化程度显著提升,在智能化航空交通安全管理方面取得典型经验,智慧航道基本实现数字化,电子航道图导航、船舶高效过闸、航运实时信息等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建成驾驶员培训师安全管理体系并完成全面推广应用,出台相关服务标准、技术规范与指标体系。

提升交通创新发展能力

(一)试点单位。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申通地铁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宝武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上海嘉定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上海市停车服务业行业协会、上海长江智能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推进技术研发与装备升级。发展先进装备与技术,加强交通运输高端制造业关键领域技术突破,提升行业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提高大型客机制造、装配、测试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推进高性能绿色客货船研制,加快国产大型邮轮制造。强化特种装备研发,推进隧道工程、深潜水等重要装备研发。加快淘汰落后技术和高耗低效交通装备。加大氢能、动力电池、电子控制等关键技术攻关,突破定位导航、智能控制、机器视觉等智能汽车核心技术。加快研制新能源智能汽车车型,加速推动智能汽车测试场景的全车种、全链条、全风险覆盖。


2、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加大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在交通基础设施和装备中的应用力度,推动智慧道路、智慧港口、智慧机场等建设。开发新一代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探索城市综合交通协同管控技术。强化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轨道交通、隧道、桥梁、快速路、市域铁路等规划建设中的应用。推广交通建设工程装配式技术应用。


3、创新交通出行模式。打造上海交通出行服务系统,加强信息查询、出行规划、支付预约等一体化功能。整合优化集成多方式交通出行APP,提升交通出行的确定性和可靠度。推进房车行业发展。


4、发展绿色交通。推进货运“公转铁”,推广共同配送、甩挂运输等货物运输组织模式。优化交通能源结构,加快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船推广应用,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与城市物流配送车辆电动化、新能源化和清洁化程度,提升船舶岸电使用率。提高污染防治标准,加强船舶污染物排放治理。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国产大型邮轮制造取得显著进展,港机制造领域全球占有率保持领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BIM技术和装配式工艺得到推广应用。在综合交通大数据辅助决策系统建设方面取得显著突破,并形成相关研究成果。基本实现城市公交、出租车辆新购车辆新能源化。完成已建集装箱、客滚、邮轮、大型客运和干散货专业化码头岸电建设任务,岸电使用率显著提高。


通过3—5年时间,完成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制造,海工特种船舶、隧道工程、深潜水装备研发取得显著进展,交通运输高端制造业水平显著提升。BIM和装配式技术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应用。城市公交、出租车辆全面实现新能源化。在绿色公路建设运营方面取得典型经验,并形成标准评价体系等政策成果,在绿色航道建设、船舶靠港使用岸电、长三角区域核心港口执行更严格排放控制区要求方面实现突破,并形成意见指南等政策成果。

交通运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一)试点单位。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厦门港口管理局、福州市交通运输局、泉州市交通运输局、莆田市交通运输局,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二)试点内容及实施路径。

1、打造高品质出行服务体系。建立网约车协同管理机制,探索设立网约车合规化目标,建立网约车合规化推进情况通报制度,强化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及驾驶员监管体系建设,完善驾驶员资质联合审查机制。构建城市出行“微循环”网络,开通地铁接驳“微循环”公交专线,推行高峰快速直达专线、学生专线、旅游公交、节假日公交等服务,推广“互联网+”共享出行,发展定制公交等服务模式,创新开通社区巴士。鼓励发展公共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系统,开展城市交通地铁和公交系统协同联动技术研究,完善地面公交与地下轨道交通互动协同机制,构建“一体化”城市出行网络。


2、推进现代物流发展。打造网络货运产业集群,扶持培育一批优质网络货运企业,推动网络货运企业在服装、制鞋、建材、铁矿石加工等行业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打造快递服务产业集群,推动城市绿色配送集约高效发展,建设快递产业园,推动快递服务向高端产业链服务转型。


3、推进“丝路海运”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打造“丝路海运”国际航运品牌,推动“丝路海运”标准推广应用。建立国际寄递物流供应链体系,依托晋江陆港,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泉州国际快件监管中心”“泉州跨境电商通关服务中心”“泉州国际邮件互换局”“城市货站”等平台建设,建立“国际陆港口岸”“跨境服务口岸”双口岸服务体系。以泉州为依托,探索组建海外物流联盟,打造快速便捷跨境寄递网络。深化港口资源整合,提升港航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推进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升厦门港、福州港等主要港口安全、智慧、绿色发展水平和地区性重要港口专业化、规模化水平。推动海运高质量发展,加强船舶节能环保技术改造,加快港口和船舶岸电设施建设和使用,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航运企业。推动航运数字化转型,推进个性化定制服务的模式创新。


(三)预期成果。

通过1—2年时间,出行服务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福州、厦门、泉州网约车车辆、驾驶员双合规订单率明显提高,城市交通地铁和公交系统协同联动技术研究取得显著进展。建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物流平台,物流组织效率明显提高,物流成本有效降低。绿色、智慧港口建设有效推进,港口船舶岸电使用率显著提升,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形成跨境电商口岸联动服务体系,“丝路海运”联盟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通过3—5年时间,出行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果,人民满意度显著提高,城市交通地铁和公交系统协同联动技术取得创新性成果,网约车合规化水平显著提升,公交服务新模式得到广泛应用,社区巴士、地铁接驳专线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物流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形成科学合理的网络货运、快递产业发展格局。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成效突出,基本建成陆港国际寄递物流协同发展体系,“丝路海运”形成国际航运物流品牌。港口绿色、智慧发展水平大幅提升,港口船舶岸电使用常态化。

广东省智慧高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小谷围 | 2020年智慧公路主题赛报名截止,28日初选评审拉开帷幕!

最新发布 | 江苏省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技术指南

城市交通的智慧赋能

青岛|构建“全息感知、全程服务、智慧决策”的海陆空铁一体化综合交通智慧运行与服务体系

内容来源于交通运输部官网

编辑| 孙晨

审核| 陈小妮 

投稿或申请转载请联系| jgxx@chts.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